您好,欢迎访问博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86 0000 84444

企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博业体育工业园44号

咨询热线:

+86 0000 84444

13988884444

博业体育海岛学生回流记

发布时间:2024-03-10 20:41:06人气:

  博业体育海岛学生回流记湛江市硇洲岛上的8个小学教学点,每周都会在同一时间,上同一节美术课和音乐课。以前,这个偏远海岛上的学校因师资缺乏,不少课程无法开展;现在,通过互联网,学生和老师相聚云端。

  硇洲岛,位于雷州半岛东侧,人们把它称为“岛外之岛”。交通不便、条件落后,这导致岛上教学资源紧缺,就在几年前,不少海岛孩子只能外出求学。

  怎样才能让海岛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这些年,湛江不断探索,加大海岛投入,做实做细管理各个环节,促进海岛学生回流。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互联网云端教学新模式……以硇洲岛、南三岛等地发展为例,我们能看出,湛江突破海岛教育困境的决心、力度和成效。

  硇洲岛交通不便,出入要靠渡船。在本地人的记忆中,春夏一旦遇到大雾、大雨、台风等天气便经常停航。

  一湾蓝色大海,造成海岛地理上的隔绝,封闭的环境,令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岛外的教学硬件设施已经更新迭代了几轮,岛内却依旧用着“原生态”的黑板和粉笔。

  2019年,陈华春调任硇洲中学校长。甫一上岗,他便发现学校存在不少问题——围墙倾斜、运动场积水、泥土路尘土漫天……“我刚来的时候,穿皮鞋的老师每天要擦两次鞋,沾灰。”陈华春回忆。

  尽管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充足心理准备,余东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教学楼门窗已经破烂,有的地方墙体开裂,可以把手掌伸进去,教师办公室除了一张桌子和椅子,便什么都没有。海岛的夏天格外漫长,炎热的天气里,老师们便自带小风扇降温。

  在这个海岛上,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学环境和三四十年前相比并无多大差别。“可以说我们小时候上学是怎样的,现在也还是怎样的。”余东说。

  “争取到上级经费后,我们又硬底化校园里的路、修了带草皮的运动场,现在大部分体育项目都能开展了。原来食堂烧柴火,把墙体熏得黑不溜秋,我们购买了一些新设备,改成用电、用燃气,并且给每个宿舍配备了热水器,改善学生住宿条件。”陈华春回忆。

  硇洲小学下辖5所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和1所中心幼儿园,各个教学点的情况有所不同。余东介绍:“能够维修加固的,我们就维修,确实是危房应该拆的,那就进行拆除。经过几年努力,我们解决了教学设备设施这方面瓶颈。”

  据统计,三年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湛江经开区”)在硇洲岛投入2700多万元进行学校硬软件建设。

  其中,硇洲中学累计投入约900万元,先后完成教学楼、足球场、塑胶跑道、校道硬底化、教室门、学校排水系统、新大门及两侧围墙文化墙、学生食堂改造、教室照明系统升级改造及学校信息化等工程。

  硇洲小学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完成新建电脑室、主讲端、听课端教室,教室照明系统升级改造、门窗修缮、走廊教室地板铺设、教学楼翻新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硇洲小学探索捐资助学新模式,凝聚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其中,社会公益团体深圳狮子会,中科炼化、宝钢等企业,校友罗定、罗侨等为学校捐资捐物,助学兴教,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海岛学校引才难、留才难,构建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海岛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子石长期观察发现,不少海岛学校存在教师结构比例失衡、农村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农村学校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教师队伍满意度偏低等问题,不少教师不愿意扎根海岛。

  “我刚来的时候,硇洲小学教师平均年龄是51岁,不少教师学历较低,缺乏年轻的新鲜力量。”余东说,“队伍的建设要稳人心,原来硇洲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很多老师都流失了。”

  为此,湛江严格落实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向海岛学校倾斜资源,大力支持海岛人才的引进。这几年,通过招考、调动等,硇洲中小学引进本科学科的紧缺型骨干教师及专职财务人员共24人,海岛教师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教师培养方面,湛江把海岛教师培养作为重点,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每逢培训,湛江经开区都会优先安排海岛学校教师参加,每年选派30余名海岛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专业提升培训,拓宽教育改革的思路与视野,并邀请省市名师送教下乡到硇洲中小学上示范课、作专题报告,提高海岛教师业务能力。

  “海岛学校要有海岛的特色,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海岛特色学校,这个目标要有精神支撑。硇洲岛上有一座灯塔,‘点亮自己,照亮别人’的灯塔精神在我们学校无所不在。”陈华春说,学校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成长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硇洲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成长扬帆,为教师发展奠基’,学生要从小岛到大岛、到大城市发展,教师发展也要协同推进。”陈华春表示。

  管理方面,以往硇洲小学各分校、教学点教学质量与管理参差不齐,为解决校际差距,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学校实行全镇管理一体化。

  “以前各所分校就如一盘散沙,现在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推行年级组扁平化管理模式,把支委放在年级管理上,全镇重新规划以年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实现全镇管理模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监管统一、教学评价统一。”余东说。

  硇洲小学还组建集体备课团队,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全镇教学“一盘棋”,推进课堂同步教学,修正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使管理方式更科学。

  如今,硇洲岛教师人才队伍逐步稳定、人才流通渠道较为畅通。近三年来,硇洲岛通过外调、内部提拔等共提拔任用中小学校长2名,学校班子成员6名,面上学校校长3名,部门正、副职中层干部15名,为全岛教育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尽管海岛办学条件有所改变、教师队伍慢慢稳定,但有的海岛教学点依旧面临美育、信息等课程缺乏教师的问题,一时半会难以解决。

  早在2018年,湛江市便尝试从互联网入手,打破海岛教育发展落后困局。同年12月,湛江市教育局联合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南三岛试点开展“手机学堂”,以直播教学的形式,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同课异构、名师远程评课、课堂教学擂台赛、村小老师“还课”教学等网络与现场相结合的教学教研活动。

  随着南三岛“手机学堂”的成功试点,湛江市开始在全市84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和村一级学校推广,启动湛江“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工程,建立“湛江手机教育云”平台,全市3万名农村教师通过平台提高教学水平,4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帮扶,激活湛江农村基础教育。

  “我们的学生可以聆听其他学校老师开的课程,做到资源共享,并且学生还可以和另一端的老师互动,弥补老师缺编、业务水平方面的不足。”陈华春说。

  通过“一体化课堂”和基础网络联校教育云平台的搭建,乡村教学点能够基本解决因教师配备不足而无法开齐开足课程的问题。在硇洲岛上,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与硇洲中学、湛江市第四小学与硇洲小学、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小学与硇洲小学面上学校、硇洲小学与面上学校分别组成教育一体化帮扶学校,定期开展“专递课堂”教学。

  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到外地上学的海岛学生回流。2019年,硇洲中学的学生只有730多名,如今翻了近一倍,达到1488名;硇洲小学的学生则从1300多名增长至1500多名。

  这个学期,冯秋银的孩子从东莞转到硇洲中学上学。她听亲朋好友说硇洲中学今非昔比,自己便到学校里考察了好几次,发现学校的确大变样,办学环境很好、清静优雅,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并不比市区环境差。

  “以前孩子很少会主动说自己在学校的情况,现在相反,不需要我们怎么问,他会经常提起学校的事情,而且很开心、很愉悦。”硇洲中学初一学生家长冯秋银说,作为家长,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孩子在学校里学得开心。

  “硇洲岛上,不少岛民以打鱼、务农为生,常在外地谋生计,家长在教育方面投入精力较少。”陈华春说,为了让家长更放心,学校对爱玩手机、爱抽烟等九类重点学生设有台账,做到一周一研判,发现学生有什么苗头,都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几年下来,令陈华春和余东自豪的是,学校的成绩正在逐步提升——硇洲小学教学质量检测语数英总分平均分逐年提高;硇洲中学中考成绩实现“三连升”,考上湛江第一中学、湛江市第二中学、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人数大幅提升,学校被评为“湛江经开区中考先进单位”“湛江经开区教学质量管理进步单位”。

  “公主们,请拿出本子写作业。”何丽清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哄笑起来,这是何丽清刚从学生身上学到的网络热词。当老师久了,何丽清一方面觉得自己和学生有代沟,另一方面又觉得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变得年轻了。

  2003年,何丽清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来到硇洲中学。尽管已经预料到条件艰苦,但刚到硇洲中学的她还是有些不太习惯:本地话听不懂、出入要坐船、买东西不方便、体育场满是黄土、班里没有风扇,一节课下来经常满身大汗。

  “以前当班主任比较辛苦,学校条规没有细化,校领导相对少参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单靠班主任去开展工作会比较难。现在每一个人要做什么工作,有什么问题要怎么处理,一套机制已经很完善,老师也经常有培训、学习的机会。”何丽清说,“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看着学校越来越好,其实还是蛮骄傲的,因为我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工作多年来,何丽清感到,海岛上家长对小孩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以前有的家长可能对孩子不太管,现在大部分都很配合,和老师‘硬顶’的学生也基本没有了。”

  上课时的何丽清很严肃,下课了便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当老师的快乐瞬间有很多,何丽清记得,刚来的时候,有一次和学生去环岛骑车,累,却很开心。

  让何丽清感到最暖心的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遇到什么事情,领导同事都会帮忙。家访时,本地同事会帮忙做翻译;节假日排班时,领导会酌情让外地人回乡探亲。“我先生是辽宁人,也是学校里的老师,这些集体的温暖,是我们能够在这扎根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把学校当成了家。”

  画图软件、文字处理、少儿编程、入门动画……每周二下午,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白沙小学、田头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会迎来一节信息技术课,担任课堂教师的,是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

  这些学生来自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粤西海岛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高校积极引入技术,与知名企业合作,探索与粤西海岛基础教育的融合路径。

  目前,岭南师范学院大力推动“三成四化”筑峰工程,其中一化便是“海岛教育信息化”。“这项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负责推进,以南三岛为试点。”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子石说。

  张子石介绍,目前海岛教育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代位缺失等问题,不少学校没有条件开设信息技术课博业体育下载

  “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会用手机,但可能更多是把它当成一个玩具,却不知道怎么利用数字化工具来学习。”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教师褚秋砚补充道。

  2022年,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与坡头区南三镇第二中学、白沙小学、田头小学、廉江市安铺第一中学签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对帮扶协议。今年3月,学院启动田头小学和白沙小学信息技术网络机房援建工作,捐赠了124套计算机和35套电脑台。

  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了设备之后,学校里缺乏对应的信息技术课老师,课程同样无法开展。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最终决定,由学院教师设计好课程内容,再由大学生参与见习支教,既能解决海岛学校教师缺编问题,又能为学生增加实践经验。

  一开始,白沙小学、田头小学的校长不放心,每周都会旁听信息技术课,听了几次课后,对这些年轻的“大学生老师”渐渐放心,也就不再去听课了。

  “以前普遍认为,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其实有不少专家提出,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的,这项能力跟教师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褚秋砚说。

  为此,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通过建立研训团队,优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海岛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和种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促进海岛教育师资均衡化。

  今年9月,该学院组织海岛乡村教育振兴等3个广东省中小学全员轮训项目,提升粤西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学院还计划联合湛江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建立湛江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师成长平台,系统性开展培养,全面提升海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帮扶基础教育,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积极推动高校教师“走出去”,在基础教育帮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张子石说,希望未来可以通过帮扶,帮助海岛师生树立数字化意识和思维,填补海岛乡村学校数字化鸿沟,促进海岛城乡教育一体化协调高质量发展。

推荐资讯